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九零:弃妇的开挂人生 > 393.第三百九十三章 身先士卒

393.第三百九十三章 身先士卒(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嘿嘿,以前不是读书时读书,做工时做工嘛,没有空来乡镇墟日。”康瑛不免有些心虚地道。

    康瑛他们现在所处的是最热闹的农贸市场,四周拥挤的人群,马路被挤得水泄不通,比起大城市里火车站的拥堵程度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她和关晓分头带着商场员工,抱着广告纸,各据一方分发广告。

    “咱们开始发广告传单吧,我从这条街开始发,你从对面街发,咱们分头行事。”康瑛对关晓道。

    于是康瑛和关晓各带着一个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广告单。

    有些群众接过广告单,就直接插在口袋里,有些放在自己买东西的塑料袋里,康瑛发现,这些群众,倒不会像后世那些接到传单的老百姓一样,随便就把传单扔了。

    看得出来,如今的老百姓对一张纸都很珍惜的,反正就算这上面不管印什么玩意儿,哪怕看不懂,拿回家,能够做个火引子。

    康瑛心想这也好,反正,就算是当火引纸,他们烧之前至少也会先看看上面的文字吧。

    但是比较好的是,现在发传单,倒也不担心会遇到文盲看不懂,因为国家扫盲的力度还是很大的,现在就算是在农村,只要三、四十岁左右的人,基本上没有文盲了,好歹都能读书看字。

    扫盲可以说是国家曾经力度最大的工作之一,效果非凡,如果说,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人不识字的,但现在三、四十岁的不识字的几乎没有了。

    当然康瑛瞄准的对象也是这样的群体,手中的传单也不是随便乱发的,年纪太大的,看不懂字,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买,三、四十岁这些正是口袋有点钱、需要买电器的年纪。

    康瑛在这个集市上发放四、五千份传单,在墟日上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除了在集市上发,他们还往沿途经过的群众家里发放,每家每户基本上都塞了一张传单进去。

    这时候发放传单的行为不至于像后世那样被称为广告污染,拿到广告纸,大家都会多少看几眼。

    所以等康瑛他们发放回来,准备和关晓在约好的地点碰头时,一路上就能看到有的群众已经拿出广告单来仔细阅看。

    就听有人还议论道:“拿这张纸去,能够97折,再带上户口本,还能省二十块,有这样的好事,那如果我去买个美的电风扇,120块的风扇,那我岂不是可以九十多块就能买回来了?”

    “不可能吧。”也有群众疑惑,“会不会是骗子啊?”

    “可是这是友谊商场发的啊,友谊商场这可是老牌子,开了几十年的,不可能是骗子。”

    “要不有空咱们就去县城里看看,真能把美的风扇用九十几块买回家,那是占了大便宜啊!”有人道。

    “是啊,与其在这里猜,还不如亲自去看看,若是真的能够省那么多,走一趟也是值得的。”

    看到很多人都在议论这张广告纸,康瑛心情大好,要的不就是这样的广告效应吗?前期的投入是需要一些钱,但是,品牌就是这样喽!

    群众的议论,换成后世的名词,正是“度”、“吸引眼球”这样的名词。

    关晓待康瑛到集合地点一会儿后,才姗姗出现,她看到康瑛已经在等他们,不禁惊奇地道:

    “康总,你怎么速度这么快?我们才派完。”关晓惊异于康瑛的能耐。

    自己家的经理嘛,总不可能把派不完的传单扔了,装成完成任务?

    也正是因为担心这种事情发生,所以第一次关晓和康瑛才亲自督阵。

    “我们连街上居民家也发了嘛,当然快啦。”不等康瑛回答,边上一个工作人员道。

    “那墟市上咱们都发完了,是不是要到村里去发?”关晓道。

    “好,现在就下乡吧。

    康瑛和关晓对吴下镇各村的路并不熟,还好她们在营业员里找了一个被人称作路路通的人才。

    路路通早年当知青的时候,做过货郎,挑着货郎担,足迹踏遍了吕县的每个乡村,所以,他对这里的每个村镇都很了解,该怎么走也都心中有数。

    康瑛索性直接封他做乡村宣传组的临时组长,每个月加二十块钱的工资。

    路路通没想到认识路也能成为赚钱的本事,当然十分认真,此时见康瑛说要下乡,便建议道:

    “吴家镇有个白云村在山上,离这里差不多十几公里的山上,太远了,路也不好走,那个地方就不要去了,而且那里的老百姓说实话挺穷的,根本就买不起电器,去也没必要。咱们就在附近这几个比较富裕的村子去绕一圈。”

    康瑛便让路路通带路,正好一辆吉普车挤挤,四个人能坐得下。

    在路路通的指引下,他们对吴家镇的每个村子都派发了传单。

    因为他们都着装整齐,还开着车,以至于老百姓们看到他们,都把他们当成政府工作人员,还有人热情地请他们去家里喝茶。

    走了一路,康瑛还真的有点渴了,期间还去村民家里喝了两次茶。

    村民们把他们当成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般,热情接待,有一户还非做了鸡蛋面让他们吃康瑛感受到了淳朴的乡村待客之道。

    说起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