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官道之化龙门! > 第十八章 生活所逼

第十八章 生活所逼(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周六一早,王占东就告诉苏谨怡,他要去老爷子家里看看。

    昨天的冷场和嘲讽,苏谨怡知道王占东心情很不好,本想今天一直陪着他,但去王德胜哪里她却是支持的。

    尽管她对王占东说老爷子对她没有另眼相待,还让她进了招商局,但实际上她清楚王德胜并不是特别乐意见到她,至于为什么,她至今也不是很明白。自己都已经尽量的装得很懂事,可这老头就像榆木疙瘩,偏偏她还不能生气。

    就像王占东不能在她母亲面前不高兴一个道理。

    王占东知道老爷子对于他转达季潇的提议肯定会拒绝,所以并没有说要去季潇的家里,但他又没有季潇的电话,所以去了王德胜家,特意翻看了老爷子的手机,还真存有季潇的号码,一看号码就知道是刚存不久的手机,还有一个座机号码是外省的,估计是季潇调来东临市之前的电话号码,只是不知道是家里的电话还是单位的号码。

    记下电话号码,王占东就偷偷的发了个消息给季潇,询问她今天或者明天是否有空?

    然而回过来的消息让他有些惊讶:“临时开会,改天。”

    能在开会之中还给他回消息,这个会至少在季潇的身份面前应该就不是很特殊的,但又必须要参加的。

    不过这样也好,他还真怕自己拉着老爷子去季潇哪里,自己到时候该怎么和季潇相处,他并不认为在林海县县委大院里的一面,就改变了什么。甚至季潇当时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他都不敢确定。

    给老爷子说了他的工作调动和升职的事,老爷子反而有些觉得早了点,应该先在非领导岗位上再多干几年。不过,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这个职位,老爷子还是认可,这个接触面更多一些,对他未来的成长也有帮助。

    尽管对老爷子的理论王占东不太理解,甚至有些不太认可,不过知道老爷子不会害他,只能点头称是。

    这就是王德胜对王占东在孝顺之外最满意的地方,从不反驳他给的意见,以前还基本上不会问他什么,最近才开始像开窍了一般,知道询问了。他当然愿意给他意见,虽然他年轻的时候与现在的政府单位工作状态不一样,但至少在处理某些问题上的大原则还是不会变的。

    周六下午,王德胜就把王占东给“赶”走了。理由是刚上任,最好还是多钻研一些本职的工作,作为领导的副手,不能在言谈和工作上出差异。

    在他的心中,副队长就是队长的副手,而不是什么单独的管理岗位。但实际上现在的政府单位副职也挂了自己的责任范围,在责任范围内是要自己承担责任的。

    这些变化,王占东没法去给他说明,也只能点头答应。

    离开前,王德胜看着王占东说:“小东,爷爷希望你牢记一点,只要是不正之风,绝不要跟随。这是公务员最基本的一条,做不到这个,老百姓是真的会指着你骂的。”

    “我知道了,爷爷。”王占东答应这件事没有任何迟疑,因为他知道,这本就是自己想要做到的。只是重生之后他更明白,做事不是一腔热情,更不是愤青,需要将策略,否则前世的自己也不至于因为复查这件事被下放到街道的市监所去的。

    离开王德胜家,尽管还是下午,但是周末在东城区已经有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休闲,也让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

    看着一张张兴奋异常的脸,他觉得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恐怕经济方面自己还得要有些打算才行。苏谨怡母亲的话不好听,但对于一个独自带大女儿的女人而言,恐怕其中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所以,经济安全可能在她心中更重要,别说一个县市监局执法队的副队长,恐怕就是市局执法队队长,也未必能让她安心。

    走着走着,他就猛然醒悟,这一年的重生时间虽然短,但是股市的交易自己还记得的啊!怎么把这个忘了。回到家,苏谨怡没在,估计也应该是去找姐妹淘玩去了。自己有事,不可能让苏谨怡就在家等他,这一点他还是很懂道理的。

    也正好苏谨怡不在,他找出纸张,打开股市,仔细的查看股票,寻找自己记忆中在这一年涨幅最大的股票。可惜他不买彩票,否则单就是这一点就能让他一夜暴富。

    一番查找和回忆,有四只股票是今年一定大涨的,最高的涨幅超过400,上一世他也就是捡了一个中间段,实在是不敢赌最高峰的股价。

    而现在他不止敢赌,而且稳赚的一笔。可惜就他手上的资金实在是有限,存款加上股市的前还不到五十万,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三年的年轻人而言,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手上的资金太少了。就算利用中间的回弹卖出再买进,顶多也就在六倍左右。除非自己能精准的记住每一个日子,可惜记忆这东西不是电脑,不太可能精准到那个程度。

    只能筹钱又让他心里有些焦虑了,这个红利只有这一年,过了今年就没了。如果不能趁这一年的时间掌握自购的资金,在未来丈母娘眼中永远都只是一个考工资收入的普通人。

    可是他就只是一个刚上班三年的年起人,同学朋友就算是愿意借,金额也有限,但并非是人家不愿,三年有多少人能有多少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