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羊脂球 > 第33章 埃拉克利于斯·格洛博士(4)

第33章 埃拉克利于斯·格洛博士(4)(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

    他来到了布里叶河滨马路,一群孩子在嬉闹,一些水手在阳光下抽着烟。埃拉克利于斯走了过去,然而又突然退了回去,好像被人当胸砸了一拳。距离陡峭的河岸10米远处,一只小猫就要被淹死了。可怜的小东西绝望地挣扎着想爬上岸来,可每次脑袋刚一露出水面,那些小淘气中便有人投过来一块石头,叫它重新沉下去。这些可恨的淘气鬼在比谁最机敏,还互相怂恿,如果有人能正好击中可怜的动物,岸上就会爆发一阵欢快的笑声和跺脚声。突然,一块小石头正中那猫的额头,一股鲜血立刻从它的白毛中涌了出来。于是,这群淘气的东西中便响起了一片叫骂声和鼓掌声。可这一切却突然变成凄惨的叫喊声。原来是气得浑身发抖的博士,拳打脚踢,不顾一切地冲到了孩子们中间,像一只狼窜到了羊群里。孩子们惊恐万状,慌忙逃跑,而其中一个吓昏了头,居然潜入水中不见了。这个时候,埃拉克利于斯也迅速解开了礼服,脱掉皮鞋,投入水中。只见他奋力游了一会儿,抓住了即将消失的小猫高兴地上岸,好像捡到了宝贝。兴冲冲大步流星地朝家走去,连皮鞋和礼服都忘在岸边。

    28

    诸位,一个故事向您显示出,

    当有人想让同类避免挨打,

    当有人竟认为宁可救猫也不救人,

    那就一定要激起周围人的愤怒,

    为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灵魂转世又是怎样通向疯人院的呢?

    《巴勒松之星》

    两小时后,一大群人蜂拥到博士家的窗前,砸着窗户,警察出现了,吵闹声渐渐平息,人群终于散去。可直到第二天,有两名警察仍旧在博士的家门口看守。而可怜的博士整个晚上都是在极度的惊恐不安中度过的。他把今天的事解释为是教士们策划好的阴谋诡计,是一种爆发的仇恨;而这种仇恨,总是在一种新思想到来时,在旧宗教的信徒中被激起。他情绪激昂,准备殉教,他早已打算在杀人刽子手面前表明自己的信仰。他把这些动物都集中于书房,它们是狗,一头山羊,一头绵羊及刚救起的小猫。

    一阵猛烈的敲门声将他吵醒,奥诺琳带来一位严肃的先生,两名保安及一个医生。那位神情严肃的先生原来是警长,他彬彬有礼地请埃拉克利于斯跟他走;博士有点儿感动,服从了。一辆车子正等在门口,他被带了上去。坐在警长旁边、他对面的,是那医生和一名保安人员,另一名则坐在了车夫旁边的座位上。埃拉克利于斯见车子经过犹太人街、市政府大厦广场、处女大街,最后停在了一幢阴森森的大楼前面,门上写着:“精神病院”。他突然觉得自己掉进了可怕的陷阱之中,并意识到他们真是太狡猾了。于是,他使出浑身的力气,试图冲到街上去。却被两只强有力的手按住了,让他又坐了下去。于是,在他和三位看守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尽管他努力挣扎、叫喊,但最终还是被他们捆起来带走了。

    他被领进了一个单人间,设施很简陋,而且是固定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博士一见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气得呆在那儿。他试图砸烂家具、解除一切束缚。可他觉得难以实现,就往地上一躺,发出可怕的叫声,这下可招来了两个身穿黑衣的秃顶先生。那两个人刹那间给博士穿上紧身衣,黑衣先生打量了他一会儿,转身对同伴说:

    “到淋浴室去。”博士就被送到另一间大屋子里,中央是一个浴盆,他们毫不理会他的大喊大叫,将他脱光放进浴盆。他还没反应过来,一大股冰冷的水便浇了下来。博士被浇得透不过气来,便突然不吭声了。

    “再来一次。”又是一股水从上面浇下来,博士倒在地上,哆嗦着,呼吸不畅,躺在冰凉的浴盆里费劲地呼吸着。之后他被被子裹住放在了那间小房的床上,他在上面睡了5个小时。

    第二天他醒过来,他开始读塞在怀里的那本书稿。有人送来一桌饭菜,他们面对面进了餐。博士没忘记前一天洗冷水澡的事,表现得非常安静、非常有礼貌,对不幸遭遇的话题只字不提,他以最得体的表达方式向黑衣先生证明他是正常的。

    黑衣先生临走时还建议埃拉克利于斯到花园里去散心。这是个树木茂盛的大院子,有50来人正在里面散步,一些人在笑,在喊叫,在高谈阔论,而另一些人则严肃而忧郁。

    一位高个、长着白胡子和白头发的男子在低头独行,博士一直在注意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人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而就在同时,那陌生人也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埃拉克利于斯。之后他们便朝对方互相走去,一般性地打了招呼,于是就交谈开了。博士知道,其同伴叫达戈贝尔·费洛姆,是巴朗松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不明白那个看起来很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被抓来,却见他突然停步上前抓住他的手低声问他:

    “您相信灵魂转世学说吗?”博士万分惊奇,真有这么巧的事?他们凝视了一阵。

    埃拉克利于斯激动得无法控制自己,泪水夺眶而出——他张开胳膊,拥抱那个人。他们于是互诉苦衷,并很快就认定,他们是在被同一种光环照耀着,他们精通同一种学说,他们的观点也处处吻合。知道了那人的情况,博士反而觉得不舒服,他心生嫉妒。

    另一位突然喊了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