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尽欢 > 第六十二章 愿执子之手

第六十二章 愿执子之手(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乞巧节。

    随园还是一贯清冷,没有悬花灯,没有挂彩带,更未燃烟花。

    沈思弦淡淡的,对于欢喜节日的清冷,并未放在心上。

    于她而言,节日也不过是寻常日子里的一天罢了。

    用过晚膳,赵攸宁让人准备马车,叫上了沈思弦,欲出门。

    沈思弦心下疑惑,道:“世子,我们要去做什么?”

    “体察民情。”

    他看着她,淡淡笑着。

    沈思弦不解何意,还是跟了上去。

    他们前脚刚走,赵怀瑾后脚便来了,还带了一车的兔子灯。

    问了园中的丫鬟方知,赵攸宁带着沈思弦出门了,但不知是何事。

    赵怀瑾看着一车子的兔子灯,有点沮丧。

    不过片刻,又欢喜起来,命人将一车的兔子灯全部搬到和苑去。

    果真是乞巧节,马车出了胡同口,街上便都是拥挤的人群。

    于是,赵攸宁吩咐雁卿将马车赶至一旁,他和沈思弦便下车步行,涌入人群。

    人很多,赵攸宁护着沈思弦,一面往前走,一面欣赏满街的花灯。

    “世子,这就是体察民情吗?”

    沈思弦问道。

    “看看百姓在节日里做什么,也是体察民情的一种。”

    赵攸宁脸部红心不跳地说道,一贯淡然的语气。

    “你喜欢花灯吗?”赵攸宁见她的目光在花灯摊上流连,问道。

    “以前自己扎过。”

    沈思弦颇为怀念的口吻,让赵攸宁上了心。

    “那个摊上还可以自己扎花灯,过去瞧瞧。”

    赵攸宁拉起沈思弦的手往前走。

    他的掌心很大很暖,沈思弦的手心微微出汗,不知是热,还是紧张。

    “喜欢什么样子的?我帮你扎一个。”

    “世子,你会?”

    沈思弦惊讶地看着他。

    说实话,他不会。

    可赵攸宁还是点点头,说道:“看起来不难。”

    犹豫再三,沈思弦还是说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四方灯。

    赵攸宁气质清冷,站在花花绿绿的灯摊前做花灯,实在有些格格不入。

    他双手拿剑乐意,拿这些纸扎,当真是有点好笑。

    但不知怎的,看起来又是那样和谐。

    花灯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赵攸宁费了不少的功夫,才做出了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四方灯。

    “算了,还是买一个给你吧!”

    赵攸宁难得觉得有点羞愧。

    他样样不差,但是没有想到在这方面,当真没有什么天分。

    毕竟是赵攸宁亲手做的,沈思弦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

    “不用,这个我就很喜欢。”沈思弦接过来,看上面只有图,无字,便道,“没有字,提个字吧!”

    赵攸宁笑笑,好在摊主早有准备,他便执笔在灯上提了两行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沈思弦的心,漏了一拍,怔怔地看着赵攸宁。

    “只属于你的花灯,应该提上你的名字。”

    她别开眼,低头看着花灯,灯不好看,但这字却是难得的好看。

    提着灯,二人复又往前走。

    见河边有放天灯的人群,便往那边去了。

    看着天灯一盏盏飘向上空,煞是好看,赵攸宁提议道:“思思,我们也放一个吧?”

    “好。”

    她没有什么异议。

    赵攸宁没有放过天灯,买了一个半人高的天灯,见周围的人还在天灯上写字,心下疑惑,询问方知。

    在灯上写下心愿,放到天空,是一种祈愿的方式,若是灯飞起来,愿望便可实现。

    “思思,你有什么心愿吗?”

    沈思弦摇摇头,从前,她也放过天灯,曾许愿一生无虞。

    如今,又有何曾实现了呢?

    “世子也相信这个吗?”

    她还以为赵攸宁不会相信这些民间的习俗。

    “曾经不信,”在他看来,想要的东西,不是光靠许愿就可以得到的,“但是现在,我愿意去信。”

    因为你,我愿意去相信本不存在的东西。

    “世子,那这心愿便由你写吧!”

    曾经她相信的东西,现在,她不愿再信。

    赵攸宁没有推辞,背过沈思弦,写下几行字。

    “思思,知道我许的是什么愿吗?”点了天灯,二人双手各自拉住灯的一角。

    沈思弦没有回答,赵攸宁便已经将有字的那面翻转至她的眼前。

    苍劲有力的笔锋,洋洋洒洒,十六个字。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烟花在此时冲上天际,撕开了黑夜的一角。

    天灯缓缓升起,追逐绚丽的烟火。

    “思思,我想跟你在一起。”

    四周那样吵闹,沈思弦却只能听见心里擂鼓的声音。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