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末猎鹿 > 第二十三章 电报

第二十三章 电报(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吃过饭,在街上某个杂货铺中买了几件小物品后,张新到城内那几个衣铺转了一圏。衣铺的人都承诺在两天之内把张新定做的团练服送到船厂庄。晚上七点多,张新骑马带着陈大醉回到船厂庄。回到船厂庄后,张新去船厂的木匠作坊和油漆作坊拿了他让人准备好的东西。

    大宁河船厂设施完善,有专门的铁匠作坊、木匠作坊、麻布作坊、油漆作坊、桐油作坊等配套作坊。船厂还有一个石灰窑。对船厂庄和大宁河造船厂比较满意,张新对炑天婉的好感度已经从负值上升到零了。

    张新明天要去金陵,晚上八点多,船厂庄庄头赵大田、大宁河船厂掌柜川大河、船厂庄团练营长宁边强都来到张新的大院子,他们都再次劝张新不要出远门。劝阻无效后,赵大田、川大河、宁边强三人问张新时,有大事时怎么处理。这个时代交通非常不便,远距离通讯十分困难,医疗条件很差。所以,出远门比较危险。

    出一趟远门三五个月才能回到家很正常。出远门一两年,三五年才回到家不奇怪。所以这个时代出远门,和亲友很可能是生离死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只是诗,那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坐船去金陵,一去一回最多四十天,有大事,你们三个商量着办。”张新摇摇头:“我准备研制一种方便的远距离通信仪器。”

    “东家,听说大江上有河盗,我带几个团练队员和你一起吧。”宁边强给张新倒水:“东家,刘小军天生神力,他的力量比我大多了,我和刘小军再带三个人和你一起去金陵。”

    “大江上有河盗?”大江就是长江,张新摇摇头:“宁哥,我会武术,不要紧,你和刘小军、张二弟在家一起好好操练咱们的团练队员吧。”

    赵大田、川大河、宁边强走后,张新拿出那一小盘漆包线看了看。古代的油漆是树脂等绝缘物资制作的,所以古代的油漆是绝缘材料。昨天,张新让船厂铁匠作坊、油漆作坊合作制作了一小盘漆包铜线等物品。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新和金二顺就出发了,他们步行走向五里外的大宁河码头。在宁河码头坐船顺大宁河长江,再坐船从长江到金陵。

    上午九点多,张新和金二顺上了一条二福船。哦,张新的仆人陈大醉和刘五都强烈要求跟随张新。刘五的老娘伤势好转处于痊愈中,她让刘五也跟着张新。因此,是张新、金二顺、刘五、陈大醉四人上了一艘途经金陵的二福船。

    从巴山府城到金陵一千多公里,气象、航道条件许可时,福船的平均速度五节,也就是每小时十公里左右。从巴山府到金陵,坐船需要十多天。每个人船资二十两银子,张新让陈大醉多交二十两银子,他们要了四个单人小舱室。

    福船船体高大,宽平的甲板。福船是双柁,不管在浅海还是在深海,操作性都好。当然,福船也能在内河航行。

    张新他们乘坐的这艘福船共三层,乘客大都住在第二层。张新他们上船不久,船就开了。他狭小的单人舱室后,张新打开他提上船的木箱。拿出木板、小铁筒、漆包线、铁丝、棉布,张新开始鼓捣,他想鼓捣出简易发报机和电磁波增大器。在二十一世纪,张新用易拉罐制造过简易wifi信增大器。简易增大器能增强wifi信,就能增强电磁波。大明没有易拉罐,张新拿起那个小铁筒,他用小铁筒制造简易电磁波增大器。

    在明朝没有固定电话,更没有。这个时代远距离传递信息通常是用驿站,驿站人员骑马接力传递信件。比驿站传递信息快的方法是用信鸽传递信息。

    驿站传递信息太慢,用信鸽传递信息受天气、飞禽等因素影响。无线电报机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远距离通讯仪器。无线电报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张新这货准备制造电报机。没有吃中午饭,张新在他的舱室鼓捣了七八个小时,他快累死了也没有鼓捣出电报机。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滴。”张新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放进木箱中,他站起身自言自语:“哥明天再鼓捣,我就不相信造不出电报机。”

    出了舱室,张新看发了看守在他舱室门口的陈大醉和刘五:“给你们说了我没事,你们在这呆几个时辰不闷啊?”

    中午,陈大醉和刘五敲张新的舱室门张新出去吃饭。张新不想吃饭,陈大醉和刘五就一直守在张新的舱室门口。

    “新哥,你制造出掂包记,电包机了对吧?”陈大醉笑嘻嘻的:“新哥,电包机真的能传信吗?”

    “你一口能吃饱饭吗?电包机得慢慢造。”察颜观色,看张新神情不太好,猜到张新没有弄出成果,刘五踢陈大醉一脚,他陪着笑脸说道:“张新老大,天快黑了。船快大江了,您想吃点什么,我通知伙房给您做。”

    半个小时后,福船食堂,饿极了,张新却慢慢吃着炒米,他心说,巴山府城没有卖面条的,船上更没有面条。苍天啊,大地啊。哥什么时间才能吃到面条啊!河南人大都对面条有特殊的爱和很深的感情。

    抗日战争时的江南战场,一个新四军战士负重伤快牺牲了。流着泪,团长问该战士的遗言。那个新四军战士是河南人,他对团长说,他想吃一碗面条。抗日战争时期时条件很恶劣,团长弄不来面条,那个河南籍新四军战士临死时没有吃到面条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